Page 23 - USI Newsletter No.94
P. 23

Lohas  樂活久久
 Forever                                                                                                   NO.94




 日頭赤焱焱,預防熱傷害



 作者:台灣南崗廠 / QA&CSR / 永續發展暨企業職安處 / 安衛管理部 / 白忻婷

               •  熱中暑(Heat Stroke):這才是真正的「中暑」,                    保持涼爽
                 這時身體對於體溫調節功能完全失能,核心體溫已                           •  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及抗 UV 的衣服。
                 超過 40℃,出現「無汗(Anhidrosis)」、皮膚                     •  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直射。
                 乾燥發紅、神智行為混亂,其併發症可能會出現肝                           •  加強通風設施,高溫器材建議裝置散熱設備。
                 腎衰竭、肺水腫、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心
                 肌損傷、橫紋肌溶解症、休克等,甚至死亡。其死                           補充水分
                 亡率超過 30%,也就是說,100 位發生熱中暑的                        •  每天喝至少 2,000 c.c. 白開水的習慣,另外可依活
                 人,至少會有 30 人死亡。                                    動強度、身體狀況、氣候環境等適度調整。
                                                                  •  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活動或工作者,身體流失大量
               誰是高危險群組?                                            的水分,同時體內的電解質也跟著流失,須適度補

                                                                   充含有電解質 ( 鹽分 ) 的液體。
               6 大高危險族群慎防熱傷害
                                                                  •  避免攝取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
               •  嬰幼童:體溫調節系統及汗腺尚未發展成熟。
               •  65 歲以上的長者:身體調節體溫機能退化,對外
                                                                  提高警覺
                 界溫度變化較不敏感,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
                                                                  •  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嬰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
                 尿病、中風等慢性疾病的長者,更需加倍注意。
                                                                   泊的車內。
               •  慢性病患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
                                                                  •  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選擇氣溫較低的
                 等):慢性病患因散熱機能較差且不易排汗,對於
 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示警,2023 至 2027 年可以確  日期安排戶外活動並落實完整的防曬保護措施。
                 環境的調節及應變能力較差。
 定將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 5 年」。由於氣溫連連飆升,真的熱到受不了!究竟熱傷害有什麼症狀?哪些人                •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
               •  服用藥物者:某些藥物作用會影響散熱能力降低,
 容易受到熱傷害?又該如何預防呢?                                                  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
                 如交感神經作用劑、抗膽鹼作用的藥物、降血壓
                 藥、抗憂鬱及抗精神藥物等。
               •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因直接曝                          發生熱傷害該怎麼辦?
 認識熱傷害
                 曬於陽光直射下,劇烈活動或處於環境通風不良環
                                                                  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
 「熱傷害」依據症狀不同分為熱暈厥(Heat Syncope)、熱痙攣(Heat Cramp)、熱衰竭(Heat   境,當活動時身體產出大量熱能,體溫或體液來不
                                                                  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
 Exhaustion)及熱中暑(Heat Stroke)。  及調節平衡導致熱累積進而造成熱傷害。
                                                                  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搐、昏迷
               •  過重者 (BMI ≧ 24):皮下脂肪會阻隔散熱,加上
                                                                  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並設法降低體溫,
 •  熱暈厥(Heat Syncope):成因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站立,血液滯留於下半身,同時又因天氣熱,周邊血管  基礎代謝產生的熱量更多,熱量就更容易積滯在體
                                                                  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搧風、飲用添加少許鹽
 擴張,最後血液回流到大腦的量不足造成暫時性暈厥,大多只要散熱就無礙。  內,引起中暑。
                                                                  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盡速就醫。
 •  熱痙攣(Heat Cramp):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進行活動,流失太多水分與電解質,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
               如何預防熱傷害?
 狀態。肌肉也因為電解質的不平衡而產生類似抽筋的現象,容易發生於大腿、小腿、手臂與腹部肌肉等部位,
 通常在補充足夠的水分與電解質後就會緩解。
               國民健康署指出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
 •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當人體大量流汗又未能及時補充足夠之水分和電解質,就容易導致血液循環
               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衰竭,體溫中樞失常,伴隨體溫上升(但體溫不高於40℃),可能的症狀有大量出汗、身體無力、頭暈、頭痛、
 噁心、嘔吐、血壓降低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中暑。





 20                                                                                                          21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