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USI Newsletter No.94
P. 55

Living . Eating .  享樂生活
 Traveling                                                                                                 NO.94




 退休感言


 回顧在 USI 的這段日子




 作者:台灣草屯廠 / 全球營運發展總處 / 劉金條





               1997 年我擔任設備工程主管,跟公司併購評估團隊
               去美國德州評估 IBM 主機板生產廠,雖然最後公司
               未併購該廠,但 1998 年墨西哥設廠,我隨著公司組
               團至瓜達拉哈拉安裝 SMT 設備,教導當地員工操作
               及保養設備、編寫 P&P 程式,再到試產,我展開第
               一次跨國跨文化的生產管理。


               1999 年 921 大地震,對台灣、公司與每位員工都是
               非常傷痛的經歷,當天公司在餐廳成立了戰情室,確
               認公司及員工之情況,與客戶緊密聯繫,我們戴上安
               全帽頭燈進入產線,發現幾噸重的 SMT 設備偏移,
               在公司高層有效領導及員工、供應鏈及客戶三方全力
               支持下,很快恢復了運作。





 懷著感恩及喜悅的心情,我跟內人春美於 6 月 30 日  公司的輪崗機制讓我挑戰不同工作職能。回想起第一             2006 年 6 月 26 日調任 TSC,與 TSC 幾位戰將
 自 USI 退休,謝謝大家在過去 34 年工作與生活上的  次完成產品測試標準作業書 (Test MOI);第一次和       Humiko、Near、Andrea、Cony、Emi 分別拜訪
 指導與照顧。  楊顧問至產線將 PLCC 放至 LPM 286 主機板之樣品                           日本、美國、新加坡 IBM、北京聯想、Zebra,實
 製作、擔任 SMT 工程師跟徐榮和學習印刷機、零件                                        地至各個技術服務中心了解運作,參與不同客戶之報
 時光荏苒,猶記得 1989 年從彰化騎機車至台中及南  置放機程式製作;凌晨兩點被產線呼叫至公司維修零              價,至今 TSC 仍是我最喜歡的團隊。
 投找工作,在田間小徑經過 USI 門口,看到餐廳前  件置放機機故,之後將維修方式書面化並教導產線人
 停著兩部消防車,「哇!這公司真大,居然配備消  員,在設備工程單位讓我對 ICT/SMT 產業有更深的              2008 年台灣廠因相關製造轉移至大陸,相關 BU 至
 防車!」還記得在草屯廠第一會議室面試,進了公  認識。隨後我也幾次至日本接受原廠松下、九州松                   歐洲設廠意願變低,然而因客戶售後服務之需求,
 司進行三個月儲備幹部培訓,每週至不同單位實作,  下、三洋的技能培訓。                              我與李秋錦一起至波蘭及匈牙利評估服務據點設置,
 了解生產產品特性、生產流程、跨單位組織運作,                                           雖因損益考量最終未設點。但因我表達過至歐洲派
 把這些做成筆記,最後變成在 USI 工作之武功秘笈。  1993 年至 2000 年,我感受到 USI 對身為父母親的      駐的意願,同年在 David 的邀請下,提及兩岸文化、
 儲幹實作訓練讓我對未來公司各組織的生產產品、流  員工非常貼心,上班載子女至公司搭幼兒園專車,小                 語言、風俗習慣相近,加上兩個月便可返台一次,為
 程管理及跨組織合作有深層的認識。  朋友下課後可在守衛室寫功課,有人照顧,員工安                         何不去深圳闖一闖呢?
 心。這是在 USI 上班的感動。






 52                                                                                                          53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